身为北方人,终于体会到南方人所谓的“湿热”。前几天太阳暴晒,外边温度40℃,屋里空调设置27℃,感觉挺凉快的。这几天一直下小雨,开窗通风,屋里25℃左右,结果依然感觉浑身不凉爽,湿度已经飙到90多了。人体作为蛋白质构造的生命体,实在是太矫情了,温度差那么几度,就会有冷热完全两极的反应。五月份睡觉还在盖被子,这个月睡觉不开空调巴不得把皮脱一层。再过俩月到九月底,又该凉了。说什么火山地震小行星,连续高温40℃以上一个月,估计就得全球恐慌。生命就是如此脆弱。冬夏的变化是什么导致的?仅仅是因为地球偏角带来的阳光照射角度的改变,而非地球距离太阳的远近。如果这个偏角再大一些,或者距离太阳的距离发生改变……躲进地下城利用能源加热?地面还跑着巨大无比的北京交通委管辖的大货车?想多了吧。能够坚挺一些时日的,估计只有马里亚纳海沟最底层的低等生命体。冰的密度比水低,这是一个非常奇葩的个例,而恰恰是因为这个目前为止仅有的个例,让海底生物挺过了多少个冰河世纪。人类能否在灾难之前找到出路,这目前还不是个科学问题,而仅仅是个哲学命题。因为目前的科技是远远不够的,至于未来如何,谁也说不准。但希望毕竟是有的,就如同鲁迅在他最绝望的时候听到有人说“希望总是有的”,虽然鲁迅自己没能看到这个希望的变现,但希望确实变现了。当今的科技,我们总以为我们处于人类发展史的巅峰,直到面临各种难题,才会幡然醒悟:今天的成就,仅仅是人类科技史的第二个小台阶的起步阶段。除了科技,包括各种社会制度,依然处于摸索、尝试、发展、瓶颈、落寞、再摸索、再尝试……如此循环演进的必然路径中。大到冲突、战争,小到破产、失业,从疾病到教育,从毒品到谋杀,从pm2.5到食品添加剂,……,一大堆的问题表明:今天的历史,远没有我们自以为的那么辉煌。突然感觉,日子过得好快,历史却进展好慢……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